有人說,成功就是你被擊落到失望的深淵后反彈得有多高,但我不這樣認為。
誠然,有的人有這樣的魄力,他們會在艱難困苦的境遇中崛起,但是更多的人,更多我們這樣的平常人,會在一次次打擊下崩潰。
就像是彈簧,你過分的壓縮它或拉伸它,超出了它的彈性限度,它就會發(fā)生非彈性形變,再也沒有彈性。良弓一把,拉滿了可以西北望射天狼,但倘若再用些力,便會弓斷弦崩,從此成為廢品。而一根橡皮筋,無論它多么地富有彈性,即便你沒有突然發(fā)力把它拉斷,長時間的緊繃也會使橡膠老化。
我們都是潛力無限的。我們也都是承受力有限的。誰都有一個極限,誰都有一個所謂的斷點。
我很不欣賞抗震救災中累死的英雄們,因為他們缺少的是一種對自己的責任。他們沒有想過,極度疲勞使他們的真實效率很低;他們沒有想過,片刻的休息后他們就可以重新煥發(fā)活力,然后救出更多的人;他們沒有想過,如果他們善待自己,讓他們的生命可以延續(xù),他們將會為這個社會做出更多更多的貢獻。正是因為社會太需要他們,所以他們不能讓自己崩斷。那些患病不及時治療而堅守崗位的父母官,他們的敬業(yè)讓人敬佩,但他們有沒有想過自己離開后,百姓會過上什么樣的日子呢?為官清廉的畢竟不多,而他們卻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結束了百姓的安寧生活。還有英年早逝的大數(shù)學家陳景潤,積勞成疾的天才米開朗基羅,還有很多很多人,他們都是那么的不平凡,但是他們沒有把眼光放長遠的覺悟,以致我們的世界損失了那么多他們發(fā)出的耀眼光芒。
我們,作為有夢想的少年,也會拼搏,也會努力,誰都不想讓現(xiàn)實與夢想之間橫亙一條不可跨越的溝渠,但首要的,我要有健康的體魄和愉快的心。我們要明白自己能承受的極限是什么,自己的斷點在哪里。在疲倦的時候松松緊繃的神經,在難受的時候清空一下堆得滿滿的心靈,學會做一根聰明的橡皮筋。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