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指一個家庭的風氣和風尚,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集合。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睂︻I導干部來講,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黨性、作風的重要體現(xiàn)。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一個人的人格形成與他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密切相關。良好的家風,有利于養(yǎng)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使人知恥明禮,重道德、守信用,講正氣、做奉獻,敢擔當、有作為,有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教育。從古至今,家風、家訓作為中華文明有效載體,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身心發(fā)展。諸葛亮《誡子書》、顏之推《顏氏家訓》、朱柏廬《治家格言》等廣為流傳,閃爍著修身育人的思想光芒。諸葛亮教誨兒子修身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包拯嚴厲要求后代不犯贓濫,不違其志;岳母姚氏在岳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教育其報效國家。好的家風如同無聲的教誨,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讓后人銘記在心、代代受益。
領導干部的家風事關黨風政風,須臾不可忽視。如果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那么家風就是社會風尚的“晴雨表”,它不僅關系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反映著黨和國家的精神面貌,直接影響著黨風政風。因為,一個社會的良好風尚是以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為基礎的,一個執(zhí)政黨的良好黨風政風也與廣大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密切相關。注重家風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毛澤東曾要求子女樹立平民思想,靠自己去努力、去奮斗;周恩來進城后親自制定包括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條家規(guī)”;焦裕祿不準孩子“看白戲”,又建議縣委做出“十不準”的規(guī)定;楊善洲20多年綠化荒山,建成價值3個億的林場,妻女依舊過著樸素的生活。良好的家教家風,體現(xiàn)的是共產(chǎn)黨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高尚情操。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良好的家風,可以提高對不良風氣的抵抗能力;家風不正,則容易沾染“污泥濁水”?,F(xiàn)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走向腐化墮落,與其家規(guī)不嚴、家風不正有很大關系。很多貪腐案件都伴隨著整個家庭乃至家族的串聯(lián)式犯罪,不少領導干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jīng)商謀利、大發(fā)不義之財。正所謂“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家風不正已成為領導干部走向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領導干部必須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培育家庭美德,提高對不良風氣的抵御能力。
正家風是領導干部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強調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也要求黨員干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對領導干部來講,樹立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是人生的必修課。一方面要加強自身修為,以身作則,以自身清正為家庭成員做表率;另一方面要立家規(guī),繼承老一輩革命家嚴格要求家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守好家中的“廉潔門”、筑牢家庭的“廉潔墻”,以良好的家風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提供有力支撐。
? 紀嚴于法 紀在法前 紀法分開2016-05-26 16:13
? 講紀律不能搞“雙重標準”2016-05-25 08:34
? 看到同志身上的缺點、錯誤,你能坦誠指出嗎?2016-05-24 07:36
? 新時期黨員該有什么樣的“苦樂觀”?2016-05-23 08:33
? 工作安排不合意,就可以"撂挑子"?2016-05-23 08:31
? “有事向組織說一聲”2016-05-19 16:16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