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
2月,學校辦起了幼兒園,解決了教職工子女入托問題,開始注意改善知識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1978年
2月,河北省教育廳確定滄一中為全省第一批首先辦好的13所重點中學之一。
6月,在滄州市首屆初中數學競賽中,滄一中取得好成績,有7名同學進入前十名。
禮堂西側31個教室建成并交付使用。
1979年
1月,市委組織部對學校原總支書記李之盈的問題進行了復查,撤銷市委的原結論,恢復黨籍,對其家屬進行了撫恤,并為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王炳炎、丁仁等13名教師落實了政策。
2月、原地區(qū)教育局長王瑞民來校參與“文革”后學校整頓工作,對學校的組織領導、基本建設、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等各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經地區(qū)行署領導研究,確定王瑞民為學校的名譽校長。
3月,市委落實政策辦公室對學校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的9人全部予以改正。
7月,高中畢業(yè)生首次參加“文革”后恢復的全國統(tǒng)一高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11月,李長明調出,市委常委批準付洪義任學校校長、黨總支副書記。
建成物理實驗室3個、儀器室2個、化學實驗室2個、儀器藥品室1個。購置儀器架20個、化學實驗臺桌30張,改善了理化實驗課的條件。
學校在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方面做了許多實際工作,建成南院宿舍27間。
1980年
5月,為適應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建立“教學資料室”。
圖書館增建房5間,添置閱覽桌50張、連椅340座。新購圖書7千余冊,并對原7萬余冊藏書中的1萬8千冊重新進行了整理編號,圖書館的條件得到改善。
建教職工宿舍37間,教師“住房難”的問題初步得到緩解,并開辦了教工食堂,為家屬院修地下水道
1981年
5月,高中一年級語文教研組承擔地區(qū)文教局教研室的公開教學任務,由范小芳進行面向全地區(qū)語文教師的公開教學。
7月,張馳獲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一名。
11月,高中三年級楊欣獲河北省中學數學競賽第一名。
1982年
7月,羅燕華、朱艷萍分獲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二、三名。
7月,黨總支書記勾秉德參加河北省黨員代表會議,選舉河北省出席黨的“十二大”的代表。
11月,高中三年級馮民、王希林分獲全國數學競賽河北省賽區(qū)第二、三名。
1983年
7月,李錦秀獲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二名。在河北省文科高考前12名中,學校占5名。
9月,市計委批復學校拆除舊危房2000平方米,自籌資金26萬元,建教工宿舍2500平方米的意見。根據此意見,從10月起開始拆舊危房。11月,教工宿舍樓動工興建。
11月,教師郭瑞英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獲得金質獎章。
12月、黨總支書記勾秉德,教師李韻聲、張人介被選為滄州市第六屆人大代表。在市六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勾秉德被選為人大常委。教務處副主任王乃奎,教師蔣麗芝、王芝玉、張立才、鄭楷男為滄州市第三屆政協(xié)委員。在市三屆政協(xié)第一次會議上王乃奎被選為政協(xié)常委。
1984年
2月,初中二年級付克冰在全國少年書法評比中獲一等獎。
2月、高中三年級楊海崢、詹冬梅在華北地區(qū)中學作文競賽中分獲二、三等獎。
2、李長明調任學校顧問。
5月,教師何銓任滄州市數學會理事長。
6月,高中教學樓(西樓)建成并交付使用。
6月,市委對學校領導班子進行全面調整,任命張福蔭為校長,劉炳春、韓寶瑞、李芳田為副校長。新領導班子到任后,調整了中層組織機構,建立政教處,改教導處為教務處,并對中層領導進行了全面的調整。
9月,學校首屆“少年團?!背闪?,劉炳春任名譽校長,吳秀菊任校長。自此,校內團隊銜接工作有了組織依托。
11月,兩噸暖氣鍋爐投入使用,開學校冬季暖氣供暖之始。
11月,高三年級肖學軍獲全國數學競賽和物理競賽河北省賽區(qū)兩項第一名。
12月,在河北教育廳、財政廳、計委、經委、農業(yè)廳、林業(yè)廳聯(lián)合召開的校辦企業(yè)工作會議上,學校被評為河北省中小學勤工儉學先進集體。機電廠廠長劉俊松被評為先進個人。
1985年
1月,教師王芝玉被吸收為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王芝玉在河北省千首兒歌創(chuàng)作政績評獎活動中,獲“兒歌大王”稱號,并獲特等獎。
3月,校長張福蔭被選為河北省第六屆人大代表。
7月,郭瑞英被評為河北省優(yōu)秀黨員,其模范事跡收入省委組織部編寫的《改革中的共產黨員》一書。
7月,學校高考上線人數第一次突破200人,達到213人。這一成績反映出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
8月,兩座教師宿舍樓落成并交付使用,48戶遷入。此次調房共涉及150戶,占全校住房戶的近90%。教師住房條件得到根本改善,中教六級以上教師全部得到了三室以上住房。12月,向兩座宿舍樓輸送暖氣。
9月,為改革體育教學,使體育教學工作適應學生的生理特點,開始實行男女分班上體育課。
10月,市委、市政府命名學校為“為‘四化’做貢獻先進集體”。
10月,學校校辦工廠更名為滄州市互感器廠。
11月,高中三年級吳昊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河北賽區(qū)第一名,獲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河北賽區(qū)第二名。
11月,校長張福蔭獲河北省政府頒發(fā)的“園丁獎”。
12月,校長張福蔭參加中共滄州市第三屆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共滄州市委委員。后又被選為第四屆市委委員。
維明路建成,從學校操場通過,將學校分成南北兩部分。
1986年
3月,學校制定了“團結、誠樸、勤奮、健美”的八字校訓。
5月,滄州市教委評選學校為“文明學校”。
6月,高三(6)班(班主任李延年)被省教委評為“先進班集體”。
11月,語文教師李韻聲獲省政府頒發(fā)的“園丁獎”。
11月,劉俊松被省教委評為勤工儉學先進個人。
11月,高三年級學生王廣安獲全國中學物理競賽河北賽區(qū)第三名。
11月,4噸暖氣火爐投入使用,學校實現了“暖氣化”。建成百余米長的柏油甬路一條(操場西側),蓄水池一個,變壓器增容至100KVA,學校的辦學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
12月,學校部分教師擔任滄州市教育學會各專業(yè)研究會領導職務:韓寶瑞任物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張耀先任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王乃奎任化學教學研究會理事長;苗廷生任歷史教學研究會理事長。
1987年
5月,高中一年級學生劉曉明獲《半月談》獎金。
5月,新操場建成并投入使用。
5月,時振英被省總工會評為“優(yōu)秀工會工作積極分子”。
6月,東教學樓建成,
9月,“民盟”支部和“民進”支部在東教學樓分別建立辦公室。各民主黨派的活動在學校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10元,化學教師徐仲蓮、政治教師郭瑞英獲省政府頒發(fā)的“園丁獎”。
11月,高三年級學生朱雅麗獲全國中學數學競賽河北賽區(qū)第二名。
1988年
3月,河北省教育委員會通報表揚滄一中勤工儉學取得的成績,學校被評為省勤工儉學先進學校。
3月,校長張福蔭被選為河北省第七屆人大代表。教師王芝玉為河北省第六屆政協(xié)委員。黨總支書記勾秉德被選為滄州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在市七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被選為人大常委。教務處副主任王乃奎、教師張立才、蔣麗芝、劉文源、鄭楷男等為滄州市第四屆政協(xié)委員。在市三屆政協(xié)第一次會議上王乃奎被選為政協(xié)常委。
4月,張榮祿被省總工會評為“優(yōu)秀工會工作積極分子”。
7月,確定了學校七十六周年校慶籌備工作機構和滄一中校友會組成人員及機構名單,決定集資編印《河北省滄州市第一中學同學錄(1949—1968)》。
7月,政教處副主任李延年被省教委評為先進德育工作者。
10月,制定《關于實行課時補貼及崗位津貼的有關規(guī)定》,實行課時補貼及崗位津貼制度。
11月,高三年級學生周顯峰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個被賽區(qū)第三名,并代表河北省全國競賽,獲第14名。
12月,學校工會被市總工會評為“模范職工之家”。
12月,教職員職稱評定工作結束,學校獲得高級職稱的48人,中級職稱的55人,初級職稱的38人。
1989年
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一千余名,解放后學校的部分領導和去職教職員也出席了大會。
4月,召開了學校第二次職工代表會議。
初中三年級學生顧軾獲全國初中數學競賽河北賽區(qū)第三名。
建成東教學樓前花園,校園綠化面積達
王芝玉任市音樂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張人介任市美術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張福蔭任滄州市學校管理研究會理事長。
7月劉曉明獲河北省高考理科第二名;武大方獲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11月,教師張人介被吸收為全國美術教育研究會會員。
高三年級張津輝獲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河北賽區(qū)第三名。
12月,校長張福蔭獲“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稱號;教務主任王乃奎被評為省級“優(yōu)秀教師”。
1990年
3月,學校老校友河北省副省長郭洪岐、省經貿廳副廳長李漢良、滄州市委書記趙金鐸、副市長董世榮等回母校探望。他們共為母校興建圖書實驗樓協(xié)助籌資40萬元。
4月,滄州市市委任命歸文均為滄一中黨總支書記。市委組織部長孫瑞榮、市教委主任盧建啟來校向全體教職工宣布了任命決定。
4月,原學校青年服務隊食品廠改為校辦滄州市美味食品廠。
5月,高中二年級學生張麗麗獲《半月談》獎金。
6月,為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暑假后,學校決定將原來以教研組為實體,改為以年級組為實體的管理體制。
11月,高中二年級學生顧軾在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中獲河北省賽區(qū)第一名,在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中獲河北省賽區(qū)第二名,全國第23名,在河北省中學生微機競賽中獲第二名。
12月,團委副書記吳秀菊被評為省“優(yōu)秀少兒工作者”。
12月,學校被評為省“檔案工作先進單位”。
1991年
2月,學校被市教委評為“德育工作先進學?!?。
2月,學校被省教委評為“藝術教育先進學?!薄?SPAN lang=EN-US>
5月,學校召開大會,表彰“校園雷鋒”、“校園賴寧”,蘇巍巍等10名同學受到表彰。
7月,高考上線人數達351人,在本屆高考中滄州市的省屬專科以上上線率為全省第一名,學校上線率為滄州市第一名。學校上線人數占市區(qū)上線人數的94%。
9月,初中和高中一年級,開始實行國家教委頒發(fā)的《中學體育合格標準實施辦法》。高中一年級開始參加全省統(tǒng)一會考。
12月,學校被省教委、經委等四家單位聯(lián)合評為“勤工儉學工作先進單位”。
12月,學校團委代表滄州市參加河北省中學共青團工作會議。團委副書記吳秀菊被評為省“優(yōu)秀團務工作者”。
1992年
2月,團市委命名滄一中團委會為市“紅旗團委”。
5月,團市委和市教委聯(lián)合在學校召開了教育系統(tǒng)的青年團工作“現場會”。
5月,物理教師顧新立被評為滄州市“十佳青年”。在紀念“五四”青年節(jié)大會上受到表彰。
6月,市警備區(qū)、市教委命名學校為“擁軍優(yōu)屬模范單位”。市政府命名學校為“綠化先進單位。
8月,全國政協(xié)視察團來學??疾旆卸締栴},初中二年級兩個班接受了檢查。
9月,學校更換了全部課桌椅,使之達到了國家教委規(guī)定的衛(wèi)生標準,共投資21.7萬元。
10月,化學教師錢衛(wèi)軍、語文老師范莉代表滄州市分赴秦皇島、石家莊參加省中青年教師優(yōu)秀課大賽,分獲二、三等獎。
11月,圖書實驗樓落成,市委書記趙金鐸、老校友王克川等參加落成典禮并剪彩。
12月,副校長韓寶瑞被評為市“知識分子工作先進個人”?;瘜W教師錢衛(wèi)軍被評為市“先進知識分子”。
12月,英語教師馬鳳珍和學生一起繪制投影片60余幅;數學教師常萬嶺制作的《中心對成》、《軸對稱》等投影片獲市電教館的獎勵。
1993年
3月,教師王芝玉為河北省第七屆政協(xié)委員。校長張福蔭被選為滄州市第八屆人大代表,在市八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被選為人大常委。教務處主任王乃奎、教師蔣麗芝為滄州市第五屆政協(xié)委員;在市五屆政協(xié)第一次會議上,王乃奎被選為政協(xié)常委。
4月,學校被市政府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單位”。
5月,圖書實驗樓正式啟用,并進行了裝備和充實;裝備語言室、微機室各兩個,投資25.7萬元;充實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及電教室,投資2.6萬元;對圖書館、閱覽室也進行了裝備,設閱覽座位200個,達到在校學生人數的10%。
5月,在西教學樓前建成門市21間,開始對外出租。
6月,初三(3)班(班主任任進軍)被國家教委命名為“先進班集體”。
7月,青年教工宿舍樓(3號樓)落成并交付使用,43戶教職工遷入宿舍樓。同時學校對平房宿舍進行了調整,教職工的住房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8月、由學校學生宋燕蕊、閆振英、張萬新組成的代表隊,代表河北省參加華北五省市“中學生改革開放知識競賽”取得第一名。競賽錄像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為此,省教委授予滄一中“改革開放教育先進學校”稱號。
8月,校長王德慶被評為滄州市“十佳德育校長”。
9月,高中三年級學生楊大勇獲《半月談》獎金。
9月,校長張福蔭被選為滄州市第九屆人大代表,在市九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被選為人大常委。教務處主任王乃奎、教師姜麗芝為滄州市第六屆政協(xié)委員。
12月,物理教師孟廣祺被評為省“優(yōu)秀教師”;副校長韓寶瑞被評為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
12月在市教委電教館、教研室組織的生物電教課評比中,學校教師牛來恒主講的《血液循環(huán)》一課獲市區(qū)一等獎;在滄州市區(qū)中青年教師數學評優(yōu)課評比中,學校數學教師趙和香獲一等獎。
1994年
2月,學校決定將以年級組為實體恢復為91年前以教研組為實體的管理體制。
4月,西教學樓前的花園建成,校園綠化面積達5175平方米。學校西大門建成,并從西大門向北沿校辦工廠西側建成一條
5月,校辦企業(yè)摩托車配件公司成立,并開始營業(yè)。
5月,數學教師姜麗芝被評為特級教師。
5月,河北省教育工會授予化學教師馬長水的家庭“優(yōu)秀教育世家”稱號;授予數學教師董玉珍“三育人”標兵稱號。
6月,經市政府批準,開始面向全市各市、縣招收高中班兩個,共招收寄宿生100名。為此,市教委撥款20萬元,改建了學生宿舍、食堂等設施。
8月,初三(3)班學生陳潔獲全國首屆“宋慶齡基金會”獎學金,該生從獎金中拿出200元作為學校獎勵基金。
8月,省教委、省體委命名滄一中為“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省考試院命名滄一中為“規(guī)范化考點”。
10月,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命名滄一中為“愛國主義歌曲歌詠比賽先進學校”。
1995年
3月,市教委在滄一中舉行初中教師公開課,學校14名初中各科教師上了公開課,25個單位的413人聽了課。
4月,購入校長辦公微機控制系統(tǒng)。
4月,為推動青年教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務處先后舉辦了電腦知識培訓班和電化教學培訓班。全校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參加了培訓。
7月,學校高考上線人數達379人,總上線率95.7%,創(chuàng)“文革”后恢復高考以來的最好成績。
7月,在全校師生大會上,學校領導對用于救助因車禍受傷傷員的高三(1)班學生杜瑞慶進行表彰,贈送紀念品,決定授予他“校園雷鋒”稱號。杜瑞慶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事后,受害者家屬向杜瑞慶贈送了錦旗。
7月,為幫助因車禍遇難的炊事員劉錫成的藝術解決暫時困難,全校師生為其捐款12000元。
7月,學校黨委組織了“前進中的一種青年教工”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一中、熱愛學生的“三熱愛”活動。
8月,政教處主任李延年被滄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
8月,省教委、省體委命名滄一中為“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薄?SPAN lang=EN-US>
8月投資130萬元,面積為235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建成并啟用。市煙草公司捐款30余萬元進行的兩座教學樓外部裝修工程和教學樓內部粉刷及暖氣管道改建工程竣工。
9月,為迎接省“普九”達標檢查,市投資53.7萬元用于建立中英文打字、基礎電工、機械制圖三個“勞技教室”和購置教學用品、問題器材以及修球場等。
10月至11月,為加強素質教育,學校兩次組織教務處主任、學科教研組長和教改實驗老師到北京101中學、四中、清華附中等校學習取經。
11月,由省教委派出的河北省重點中學考評組,來滄一中進行為期三天的省重點中學辦學條件“達標”驗收工作??荚u組對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傳統(tǒng)、辦學指導思想以及隊伍建設、學校管理和辦學效果等方面都給予很高評價。同時如何辦好實驗性、示范性重點高中,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
11月,市教委召開“重點中學教學工作研討會”。學校副校長韓寶瑞在會上作了《加強教學管理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講話。在會上滄一中被評為1991—1995年度“教學工作先進學?!?。
12月,在滄州市中青年教師初中化學優(yōu)秀課評比中,王艷芳獲個人總分第一名,并獲特等獎。
1996年
1996年3月,學校對教職工進行了職業(yè)道德教育,制定了《教職工行為規(guī)范》。
6月,滄州一中黨委書記張福蔭退休。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志華調入一中擔任滄州一中黨委書記。
8月,滄一中全體教職工參加抗洪救災捐款活動,共捐款29246.1元,捐衣物共660件。
9月,日本長島縣小諸市蘆源中學校長黑巖肇先生與滄一中書信來往,進行校際交流,滄市一中師生31幅書畫作品寄往該校參加其文化節(jié)展出。
9月,滄一中投資6萬元對1、2號教師宿舍樓的屋頂漏雨和屋內上下水、取暖管道進行維修更換。
9月,滄一中初二學生書畫作品在1996年國際中學生畫展中獲獎(一金、一銀、一銅)。
9月,滄一中高考公助生上線率為70%,重點大學上線率為33.8%,普通中考(一中線以上),上線率為25.4%。初中招生工作,開始在市區(qū)招收初中民辦公助班2個,共計120人,由退休的原黨委書記張福蔭擔任該民辦公助校的校長。
學校與滄州市十二中結為“手拉手聯(lián)誼學校”,以幫助薄弱中學的發(fā)展。
10月,經市教委黨委批準,一中組建離退休黨支部。
1996年10月,滄州市大華水泥構件廠廠長張志清向學校捐資20萬元人民幣,設立滄州市第一中學“張志清教師獎勵基金”,學校制定了“張志清教師獎勵基金章程”,并從1996年—1997學年度開始試行。
11月,一中首次義務獻血,廣大教職工踴躍報名,共有張志華、吳秀菊、錢衛(wèi)軍、顧新立、魯天平、劉四清、丁文娜、王建軍、張欣力、譚在強、劉洪勝、穆桂珍、王繼祥12名同志上站獻血。
11月,滄一中派羅洪江、路文義、季殿柱、呂保田4名教師下鄉(xiāng)支教,為期2年。
滄一中在常年堅持“以德立校,以德育人”的基礎上,又明顯提出“圍繞創(chuàng)全國千所重點示范高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教職工隊伍建設、校園環(huán)境建設,搞好現代教育理論和思想教育、教職工職業(yè)道德教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實現學科教學改革上的突破,使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12月,學校為了加大對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派范莉、張紹榮、牟桂玲、關英義、張桂林、張維星、譚在強、喬秀蘭8位初中教師參加三溝通本科學歷培訓,還先后派出4個80余人次的大型考察團去北京、唐山等地學習,從而開闊眼界,提高業(yè)務素質。
學校1996年度共有32人次獲得市級及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10人。有11人在市級以上評優(yōu)課及專業(yè)技能大賽上獲獎,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5人。有14人撰寫了37篇論文發(fā)表或交流,其中國家級10篇,省級16人。
12月,一中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制定了《家長委員會章程》。
12月,學校被河北省體委、省教委評為省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先進單位;檔案工作晉升為河北省三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
12月,滄一中副校長李芳田、韓寶瑞兩位任調研員,原教務處、政教處主任錢衛(wèi)軍、顧新立接任副校長職務,滄一中從而加快了領導班子年輕化調整的步伐。
1997年
1997年5月,滄一中4號教師宿舍樓竣工交付使用,建筑面積共2336平方米,24戶高級教師搬入新居。
1997年6月,滄一中高中招收體育特長生,根據體育測試成績和中考文化課成績擇優(yōu)錄取。
1997年春季,由滄州市煙草專賣局提供贊助,投資13萬元對東、西兩棟教學樓進行了外裝修,墻面改為瓷磚貼面,窗戶改為鋁合金,教學樓三個大門改為大理石貼面。
1997年6月,滄一中邀請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來校為畢業(yè)班師生和學生家長進行應試心理輔導。
1997年7月,滄一中第一批選派陳文河、張永紅、顧新立、錢衛(wèi)軍、馬鳳珍、常城、許秀蘭、孫之明等9名教育教學骨干教師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8月,滄一中高考公助生上線率85.9%,重點大學上線率為34.3%,畢業(yè)生合格率為100%。中考上線率(一中線以上)34.7%。
1997年9月,學校投資48萬元擴建鍋爐房,更換40噸取暖鍋爐一臺,很好地解決師生冬季采暖問題。
1997年9月,教師趙德明被評為河北省優(yōu)秀教師;校長王德慶被評為河北省“十佳”普通中學校長;張耀先被評為特級教師。
市委組織開展的“學理論、學黨章”的“雙學”活動中,學校經檢查驗收,在市教委系統(tǒng)中被評為成效突出單位,學校在教委“雙學”經驗交流會做典型發(fā)言。
為滿足社會對人才規(guī)格的需求提高的要求,高一年級招收10個班,初中學生停招,從此滄州一中改為高級中學。
學校投資9萬元修建高壓給水配套設備,解決了師生用水難的問題。
10月,滄一中男子籃球隊獲滄州市中學生籃球賽第一名,該成績?yōu)閷W校近十年來的最好成績。
1997年10月,滄一中參加了中央教科所“九五”國家重點科研課題,并申報審批了子課題《合理高效利用教育信息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另外,學校還參加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九五”國家重點科研課題,并申報審批了子課題《中學生優(yōu)秀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研究》。
11月滄一中推選劉淑敏為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滄一中大力開展師德教育,通過向學生、家長告示的問卷調查來了解一中時的情況;學校還制定了《師德教育活動方案》、《教職員工在校一日常規(guī)》、《教師師德水平量化評估標》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組織教職工學習。另外還請了“戴俊秀事跡”報告團來學校做報告,廣大教職工很受教育。
滄一中應省教委要求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學校組織廣大師生“學普通通話、講普通話”,經過省教委檢查驗收,滄一中被評為“普及普通話工作優(yōu)秀學?!?。
12月,滄一中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滄州化工集團公司向一中捐贈25萬元人民幣修建一中天文臺,經市政府領導批準,一中聘請滄化集團總裁周振德為名譽校長。
滄一中第三屆教工代表大會第四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了《滄州市一中教職員工職業(yè)道德有關規(guī)定及實施辦法》、《滄一中分房調房的有關規(guī)定》、《滄一中分房調房辦法》。
滄一中第三屆五次教代會討論通過了《張志清教師獎勵基金章程》。
學校政教處制定了《滄一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常規(guī)要求》、《校園之聲廣播章程》、《滄一中學生家長委員會章程》等制度、規(guī)范。
滄一中第二批義務獻血,學校劉玉龍、高海霞、魏文宏、牛來恒、張江旭、王金成、張維星、劉德洪、劉恩榮、張增娟等10人上站獻血。
12月,5號教師宿舍樓竣工,建筑面積為5599.5平方米,48戶教師搬入新居。
12月,滄一中召開了首屆“張志清教師獎勵基金”頒獎大會,張志清親臨大會為15名干部、教師頒獎。
1998年
5月,滄一中校史展覽室經過一年半的精心籌備,在滄州市煙草專賣局的大力支持下(贊助資金13萬元)終于建成。校展室由校史展室、榮譽展室、書畫作品展室三部分構成,校展室詳盡地展現了一中走過的近百年的光輝歷程。
5月,中央教科所理論信息中心主任畢潔光一行六人到滄一中考察。
5月,,圖書實驗樓接建一層工作竣工,投資23萬元該層做為兩個微機室教室。
6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第二次來滄一中為畢業(yè)班師生和學生家長進行應試心理輔導。
7月,滄一中在教師職稱評定中首次采用了量化考核辦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
7月,滄一中選派尹愛梅、劉德洪、常樹青、楊民4名干部、教師進修研究生。
9月,滄一中為獻縣洪災區(qū)捐款5890拴,捐衣物470件,一中互感器廠捐款660元。
9月,一中綜合教學樓投入使用,總投資347萬元,建筑面積為34000平方米。一中教職工的辦公地點由教學樓遷至綜合教學樓,辦公環(huán)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9月,滄一中先后制定了《校內信息反饋暫行規(guī)定》、《政務公開實施方案》、《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有關規(guī)定》、《校園內禁止吸煙的有關規(guī)定》、《關于教職員工違犯職業(yè)道德的處理規(guī)定》等一系列規(guī)定。
滄一中榮獲1996年—1997年度河北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滄一中5#教師住宅樓被省建委評為省優(yōu)工程。
9月,滄一中建成了2個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室,由滄州市新世紀電腦公司提供贊助,購置了方正電腦,組建成校園網,總投資70余萬元。
9月,滄一中投資54萬元建成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
滄一中教師苗庭生、陳繼英被評為特級教師。
滄一中教師趙德明、宋玉波、張玉潔、馬長水、
9月,學校教育科研室申報了兩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即:中央教科所《信息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與高效開發(fā)》、中科院《中小學學生學習方法與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原副所長、總課題組主持人劉善循教授到學校講學。
學校完成了課程設置改革,學校除完成教育不規(guī)定的學科類必修課外,還先后設置了30門選修課和活動課,完成了課程設置三大板塊的改革。
9月,滄一中超額完成了高一新生的招生工作。學生鞏固率100%,合格率100%,高考升學率91.8%,其中重點大學上線率34%,創(chuàng)學校高考歷史最好成績。普通中考(一中上線率為55.7%。中考各科平均分均列滄州市第一名,數理化、外語等學科競賽中共取得省級以上獎勵34人次。
10月,為了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投資5萬元建立了心理測量和心理咨詢室,組建了700多份學生心理檔案,出版了《浮萍的心事》內部刊物,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和心理輔導。
滄一中高三6班被評為省級先進班集體,滄一中被省教委命名為“河北省德育網絡實驗學?!薄?SPAN lang=EN-US>
滄一中建成綜合教學樓及圖書館樓前花園綠地,面積為
11月,滄一中第三批義務獻血,溫和群、王志強、許秀蘭、余曉暉、馬長水、孫世東、羅洪江、韓素霞、楊建立、韓占利、孫之明、蔣立群、張玉瑞、張福安、王勇、劉淑鑾、劉振洪、陳斌、楊進先、金錦春、肖耕田、提飛23人參加。
? 河北省滄州市第一中學校志【一】2007-07-26 10:55
? 滄州市第一中學五十年通鑒2007-07-26 10:46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