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表述巧拿分
魏平,石家莊一中語文特級教師,高三年級備課組長。河北省、石家莊市新長征突擊手、學科教學能手,石家莊市語文學科帶頭人。
閱讀表述題在高考試卷中舉足輕重。詩歌鑒賞加上散文閱讀(大閱讀)所占分值大多在30分以上,可稱為第二卷的半壁江山。但是,這一部分卻常常成為考生的“傷心嶺”,兩大題中的5~6個小題常常是每一題都丟分,直接影響第二卷的得分。
一、回答要直奔主題
直奔主題即問什么直接答什么。例如:石家莊市第一次模擬試題第12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魏二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1)清人沈德潛說:“唐人絕句有余蘊”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作者送別友人的情景,請你從中選擇一個字加以賞析,來印證沈氏的說法。
(2)對詩的后兩句,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代為之思,其情更遠。”請你具體分析作者是怎樣來書寫與友人的離別之情的。
第1小題,既然是問一個字,你就抓住一個字做文章,不要分析鑒賞一句話,要直接對準你選擇的字做答案。否則,陳述
的文字雖多卻與答案無關,會讓閱卷老師忽略你答案中的關鍵詞,造成丟分。
如有些考生,先答前兩句的意思,用的字數不少,即造成時間上的浪費,也造成答題卡的緊張,寫到關鍵處反倒要縮手縮腳,大多考生丟2分的原因就在這里;有考生在做第2小題時,忽略了題干要求,沒有直接對詩的后兩句的進行賞析,而是先從解釋前兩句的意思答起,這當然會費力不討好。
二、表述要抓住要點
抓住要點是指在審題中要抓住命題關鍵,抓住得分要點,便于采點表述。
對例題的第1小題,考生一定要據題干看清命題關鍵是什么,應重點答什么。
審題得知要鑒賞一個字。一個什么字?--有余蘊的字。何謂余蘊?--一語雙關的,內涵豐富的。什么范圍的字?--前兩句
中。由此,看前兩句: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其中“醉”有余蘊:人醉,心醉;“人”有余蘊:表面上寫風雨人船來,實際上寫友人離船而去;“涼”有余蘊:天涼,心更涼……有了這些分析,我們在做答案的時候就會答出一個字的兩面性,雙關性;不會因為只鑒賞一面而丟分,更不會去鑒賞后兩句的“長”字等。
對例題第2小題,同樣要先想清楚題干要求。“代為之思”一一站在魏二的立場來“思”。“其情更遠”一一對朋友的留戀之情,別離的傷感之情更深沉。具體分析一一結合原詩。
據此可判斷,“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這兩句詩是“代為之思”的寫法,也就是作者站在友人的角度,想象友人離開之后孤獨和凄涼的景象,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朋友的留戀和感傷。由此可知,題目等于在問“后兩句詩中作者是怎樣用‘代為之思’(代為他人考慮)的寫法來表達離情的”。據此,你還會認為后兩句詩是作者在“回憶”友人,是作者在夢中“聽猿啼”嗎?
三、解釋要落在實處
在考生回答解釋詞語一類的表述題時,解釋落實不到關鍵詞上,這也是導致不能完全得分的主要原因。
例如:石家莊市第一次模擬試題14題:“從藍天白云間讀到了你的消息”,這里的“消息”指什么?
什么叫“消息”?“消息”就是外界傳達給考生的信息。所以要回答此題,只需在“消息”前加定語即可一一明凈高爽的藍天,淺淡悠閑的白云帶來的秋天到來的信息。總之,答案最終要落實在“消息”上。4分題大多考生得2分,其原因就在于大多沒有落到實處。
例如:2005年浙江卷第21題:“從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體指什么?”答案是“超越欲望的,以追求普世價值為目的的生存境界。”這個標準答案的特點很明顯的表現在解釋詞語落在了實處:超越欲望的,以追求普世價值為目的的(精神的)生存境界(天空)。
四、理解要根據原句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幾乎是現代文閱讀的必考題??墒菑倪@類題目的實際得分來看,大部分同學因為答題脫離了題干
或沒有以原文的句子為依據,使得自己盡管理解正確,卻不能得分。
問含意(或含義)類題應該依據題干(或原句)的關鍵詞,來限定自己的表述。脫離原句的分析解釋,常常會徒勞無功。
例如:石家莊市第一次模擬試題15題:簡要分析“原來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詩情和智慧去涂染,將都成為深沉激動的美麗”這句話的含意。
題干分析:涂染:一定是指外加的東西,人為的賦予上面的東西,給秋天的涂染,應指人為的對秋天的主觀感受和感悟一一這是必答的內容。用什么感悟秋天?一一“詩情和智慧”。“詩情和智慧”具體指什么?結合原文中的句子:“讀詩,唐詩中的秋,伴我度過的那些復雜多變歲月”、“你讓我領略到寂寥中的寧靜,無望時的安閑”。可知,“詩情”應該是平和美好的心態(tài)。“智慧”在文章中應該指學會對悲哀的解脫。怎么學會的?對詩歌中紅葉白云的感悟,它們使我終于沖淡了“那膠著沉重的煩惱和憂郁,在逐漸沉穩(wěn)的中年,紿終領悟著秋的真正的豁達與超然!.’由此可知:“智慧”應該詩—種豁達超一然的生活態(tài)度。
落實了這些關鍵詞,前半句 可以解釋為:以平靜、美好的心情和豁達超然的態(tài)度去看待悲哀,感悟悲哀;后半句“將都成為深沉激動的美麗”,美麗的東西,應該指感悟到的東西,或者說精神上的收獲,即原文中所議論到的“從寂寥中看到寧靜,于無望中得到安閑”“就能夠發(fā)掘生命的潛能,找回迷失的自我。”完整的答案為:只要能以平靜、美好的心情和豁達超然的態(tài)度去看待悲哀,感悟悲哀,就能夠從寂寥中看到寧靜,于無望中得到安閑;就能夠發(fā)掘生命的潛能,找回迷失的自我,從而擺脫煩惱,走向成熟。
例如:石家莊市第一次模擬試題16題:作者為什么說”那幾年中的刻骨的悲酸與傷痛“是”難得出現的“,并且要”以愛和禮贊的心情去紀念“?
解題的關鍵在于答出“難得”二字。為什么難得?要依據原文中作者對秋的感悟提煉:“生命的過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詳,由絢爛到平淡。一切情緒上的激蕩終會過去,一切色彩喧嘩終會消隱。如果你愛生命,你該不怕去體嘗。”作者在那幾年中正是在秋的指引下尋找到迷失的自我,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在秋的安閑淡雅豁達超然的啟發(fā)下,能以沖淡的心情去看待所經歷過的一切悲酸與傷痛。完整的答案為:因為作者在秋的指引下尋找到了迷失的自我,領悟到了生命的意義;在秋的安閑淡雅豁達超然的啟發(fā)下,能以沖淡的心情去看待所經歷過的一切悲酸與傷痛;而這一切又都即將成為深沉而激動的美麗。
總之,在回答綜合表述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認真審題干,抓住中心詞,根據中心詞句出現的位置,聯系土文的信息加以概括、提煉;再結合題目要求做扣題表述。
? 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2008-01-04 17:17
? 最佳高考語文應試歌訣2008-01-04 17:14
? 高考現代文閱讀解題技巧2008-01-01 21:24
? 四步法提高高考現代文閱讀答題準確率2008-01-01 21:22
? 走出英語作文的三大誤區(qū)2008-01-01 18:34
? 怎樣制作和使用歷史學習資料卡片2007-12-28 08:26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