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今孟村回族自治縣大堤東村,我父親和南皮縣郝莊郝
1922年,我在天津經張隱韜等人介紹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7月,在天津又經于方舟,李季達介紹轉為中國共產黨員。當時正是國共合作的北伐大革命時期,組織上決定我以中共津南特派員兼國民黨特派員的雙重身份,到津南地區(qū)(即現在的滄州市,滄州地區(qū)及魯北一帶)發(fā)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
當時在北洋政府的反動統(tǒng)治下,發(fā)展國共兩黨都是十分秘密的,不論是共產黨員,國民黨員,一旦暴露身份都要坐牢殺頭。因此,我來津南地區(qū)以后,對發(fā)展黨的工作十分慎重。當時確定從我所接觸的關系密切,志同道合,又有文化,有政治頭腦的青年朋友,親戚,同學中物色對象。首先想到了正在直隸省立滄縣二中(今滄市一中)上學的郝樹模。同時,也考慮在津南這所最高學府中建立黨組織便于發(fā)展壯大力量,因為知識青年時最少保守思想,最容易接受馬克思主義的。
1926年9月,我首先來到滄縣二中,找到郝樹模。因原來對他有較深的了解,就和他談了我來的任務。他明白后非常高興,又找了兩個追求進步的同學,一個是今黃驊縣舊城村的王佩琪;一個是東光曲莊的曲作民。我們四個人在一個回民飯店里,以請客吃飯的形式,交流了思想。最后我說:“先發(fā)展你們三個位國民黨員吧!”他們都表示不同意,并說:“共產黨比國民黨更進步,我們要求加入共產黨?!蔽乙娝麄內撕軋詻Q,就明確發(fā)展他們三人為共產黨員,成立一個支部,由郝樹模任支部書記,曲作民,王佩琪為支部委員。考慮到以國民黨的面目在同學中開張活動更方便些,就又明確他們三人都跨黨為國民黨員,并建立起國民黨支部,仍由郝樹模負責。這個支部開始活動很好,還吸收了獻縣的戈本捷,盧浦路十幾個縣的黨的工作,很忙,沒有顧上再與他們聯(lián)系。到1927年夏,他們都畢業(yè)了,有的上了大學,有的回到家鄉(xiāng)。
王佩琪畢業(yè)后,我在1927年秋末或冬初專程去舊城看了他一趟。當時舊城有很高的城墻。我們倆人沿著城墻邊走邊談,他對一些投機分子在大革命失敗后投入國民黨懷抱十分不滿,表示要跟共產黨走。于是我建議他在舊城建立黨支部。他找了幾個農民模樣的青年來,我還給他們開了個會,布置了任務。
1928年夏,在我被捕以前,我見到了王俊峰,他是鹽山人,是1926年由我介紹加入共產黨的。他說,王佩琪1928年春酒曲鹽山天主教堂辦的教會學校教書,王俊峰和吳耀南都是王佩琪的學生。王俊峰和王佩琪建立了一個黨小組,有王佩琪負責。他們貼標語,搞反帝反封建的宣傳,很活躍。見過初期吳耀南見到我問:“王佩琪在鹽山教書時,和別的老師不一樣,他和王俊峰搞貼標語活動。王俊峰在1938年說,王老師是共產黨。是怎么回事?”當時,我肯定地答復:“王佩琪是1926年我在滄縣二中發(fā)張的共產黨員,王俊峰也是我發(fā)展的共產黨員?!?/SPAN>
郝樹模于1927年在滄縣二中畢業(yè)后,考入了天津政法學院。1928年我在天津見到他時,問他還干不干?他表示害怕,不敢再干了。自己態(tài)度不堅決,別人也就不能勉強,只好分手。
至于曲作民,聽說大革命失敗后,到國民縣黨部去干了一段事。1934年我二次被捕,關押在北平監(jiān)獄時,他去看過我,并帶去了一些吃的。但我沒有見到他本人。1944年我出獄后到渤海區(qū)黨委工作,見到曲作民,當時他也在渤海區(qū)工作。
滄縣二中支部是津南地區(qū)第一個共產黨支部,也是國共合作時期津南的第一個國民黨支部。
? 我的回憶2011-11-08 17:09
? “古稀”漫憶滄二中2011-11-08 17:08
? 九一八前后二中地下黨概況2011-11-08 17:07
? 前仆后繼 堅持斗爭2011-11-08 17:07
? 從樂善園小學到滄縣二中2011-11-08 17:06
? 30年代滄縣學生運動點滴2011-11-08 17:05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