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第一中學2008年年鑒
學校是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占地面積68332.6平方米,建筑面積50073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7000平方米。2008年,學校有教職工276人,其中專任教師23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97人,中級職稱的73人,初級職稱69人。有教學班72個,學生4640人。2008年高考,一本上線580人,二本上線1127人,一本上線率、二本上線率均為滄州市第一名。
2008年,為了適應教育形勢新變化,結合工作實際,我校在“嚴管嚴訓”“精細化管理”等理念指導下,進一步明確了辦學目標,加強了學校制度建設。滄州市常務副市長張宇、滄州市委書記郭華、滄州市教育局局長張希格等領導先后來我校慰問、調(diào)研,對我校取得的辦學成績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學校榮獲滄州市師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滄州市教育普法工作先進集體、滄州市基礎教育管理先進集體、滄州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渤海潮》校報獲得全國最佳校報一等獎等十幾項榮譽稱號。
【加強學校管理制度建設】學校進一步完善了《滄州一中安全管理責任制》《滄州一中教職工請假制度》《滄州一中教學規(guī)范》《滄州一中教學事故處理辦法》《滄州市第一中學教學用品發(fā)放辦法》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對教學、管理等學校各個環(huán)節(jié)加強管理,并在實踐中逐一落實。
【理順管理渠道】2008年下半年,學校對內(nèi)部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增減了管理部門設置,調(diào)整了部分科室職能,建立了“校長負責制”“年級部主任負責制”“備課組長負責制”“班主任負責制”四級管理模式,理順了管理渠道,變直線式管理為條塊結合式管理,解決管理缺位、職責交叉、效率不高的問題,使管理更加科學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
【拓寬辦學思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成人、成才,我校從轉變思想觀念入手,結合本校實情制訂出了一個“走多元化教學”的辦學方案,積極探索多元化開放的辦學模式。學校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在高二年級與北京藝術中心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了美術班。另外,學校正在努力爭取辦“珍珠班”和“中加班”。
【完善了聽課制度】學校對工作一到三年的新教師實行推門聽課制度,課后由全體聽課人員或聽課代表向授課人進行評價,溝通交流。對省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實行開放聽課制度,教師之間可以隨時聽課。要求工作三年以內(nèi)的教師每周聽骨干教師的示范課不能少于3節(jié);教齡三到五年的教師每周聽課不少于2節(jié);教齡六年以上的教師(含骨干教師)互相聽課每周不少于一節(jié);校長和主管校長、教務主任每周聽課2節(jié)以上,并要有聽課、評課記錄。
【落實了年級組和班級目標管理責任制】學校結合各年級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學生培養(yǎng)目標,并將其一一分解到每個年級組、班級和教師,對于重點學生實行包干制,每名任課教師負責兩名學生。同時,把各科教師對班級的貢獻量化,進一步完善了高考評價考核獎勵辦法,激發(fā)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學校在人力、物力、財力三方面作到了向高三傾斜,定期召開家長會,學生動員會,教師質量分析會,做到三位一體,群策群力。進一步增加了管理人員,劃分了管理責任區(qū),實行了流動式管理,使管理分工更加精細。
【細化教學管理層次】實現(xiàn)分層次教學和動態(tài)化管理新舉措。動態(tài)管理包括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學校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原則上把教學班分為:珍珠班、市區(qū)實驗班、普通班等三個層次。今年錄取的高一新生,珍珠班是面向滄州全市,根據(jù)中考成績擇優(yōu)錄取,由中考成績556分(不含體育分)以上學生和各縣市區(qū)特別優(yōu)秀學生組成。市區(qū)實驗班,由市區(qū)中考成績520分(不含體育分)以上學生組成。其他學生編入普通班。其他年級學生也根據(jù)學習成績進行了相應調(diào)整。學校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特點進行了教育教學管理。學校在實行分層次教學的同時,采取了動態(tài)化管理,即各層次的學生可以通過考試,升入上一層次的班級,而上一層次的學生若成績落后,將降入下一層次班級,為學生搭建了平等競爭平臺。學校出臺了《滄州市第一中學名師管理辦法》,在教師管理方面進行了改革,根據(jù)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師德表現(xiàn)、學生評議等情況由學??己诵〗M進行綜合評定檔次,據(jù)此對教師采取低職高聘、高職低聘政策,真正做到優(yōu)者上、平者讓、低者下,使教師隊伍動起來。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fā)揮《渤海潮》校報、校園網(wǎng)的宣傳作用,全年出版校報10期,校園網(wǎng)發(fā)布校園新聞110條,對我校出臺的一些新舉措、新規(guī)定進行廣泛宣傳,校報、校園網(wǎng)欄目齊全、新穎,廣大師生踴躍投稿,為弘揚校園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學校進一步完善了校園多媒體系統(tǒng),建立了校園廣播站,對每天的新聞精心剪裁、制作,讓新聞進入課堂,豐富了學生們的知識,開闊了師生視野。盡管辦學資金困難,學校仍堅持為每個班級訂閱了《滄州晚報》,讓學生們及時了解滄州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增強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觀念。學校還通過校園宣傳櫥窗,舉辦講座等形式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 滄州市第一中學2008年年鑒2013-05-14 14:49
? 滄州市第一中學2005年年鑒2013-05-14 14:47
? 滄州市第一中學2011年年鑒2013-05-13 08:05
? 滄州市第一中學2011年年鑒2013-05-13 08:05
? 滄州市第一中學2010年年鑒2013-05-13 08:04
? 滄州市第一中學2010年年鑒2013-05-13 08:04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