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號上午的骨干教師培訓由我們教科室負責,主任告訴我,這天請的專家是彭賢智教授,讓我26日下午做好接站準備。
彭賢智,好熟悉的名字,似曾相識,好象在哪里聽過他的講座。功課自然是要做的,抽空用百度搜了一下,哇,好多頭銜:
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導師/教授、河北省初中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學校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唐山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撰寫了11本專著,公開發(fā)表了76篇文章,在全國做過幾千場的教育和學校文化的專題報告……
我還特別留意了一下他的照片,哈,也很帥呀!
26日下午,我們提前半個小時就趕到車站了。好在高鐵整點,4點33分彭老師走出站臺的時候,我一眼就認出了他:人如其照,甚至比照片上更精神。白衣黑褲,很是儒雅。我一邊朝他招手,一邊輕輕地叫了一聲:“彭老師……”。我的聲音并不大,可能是我的招手起了作用,彭老師看見了我們,快步、微笑地朝我們走過來。
彭老師是一個健談的人,一路上,他問了我們培訓的原因、主辦方、組織情況、參加人數,當聽到有將近八百名骨干教師參加的時候,彭老師也驚嘆了,說真是不少。我說一線教師特別需要專家接地氣的指導,彭老師說的確如此。他說記得有一次在外省做講座,參會的也是一線教師,兩個培訓會場只是一墻之分,旁邊同時開講的是一位留學歸來的專家,講著講著,不知怎么搞的,隔壁場的老師都聚集到了他這個會場里來了,而且越聚越多。講到最后,隔壁只剩下了幾十位老師。后來,和參會的老師一打聽,才知道是因為隔壁專家講的理論性太強,缺少實踐指導性,所以大家都擠到彭老師這邊來了??磥?,只有真正了解教師需求才能做好培訓工作。同理,教師要想搞好教學,了解學生需求自然也應該是第一位的。
這樣一路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賓館。
因為還要等另一位專家,大約七點才能用晚餐,本來我們想讓彭老師休息一下,彭老師堅持要和我們交流,他說這樣邊聊邊等很好。我心里不禁一喜,心想,正好可以向彭老師請教一二。彭老師把他寫的早間思考《讀書 思考 寫作 行動 反思》一文發(fā)給了我,文章引經據典地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教師的課堂要想具有文化品位,就要把讀書、思考、寫作與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文中寫道:讀書思考寫作是思想的產生和經驗的系統(tǒng)化的過程,但是要想把有價值的東西變成現實,就需要教師持續(xù)的行動,也就是帶有反思性質的教學實踐,向內求,才能使自己的教學發(fā)生真正的變化……
我說:“這不就是課題研究的過程嗎? ”他說:“是的。這個問題我明天還會講到?!?/SPAN>
我又問他:“彭老師,您每天都寫早間思考嗎?”他說一直在寫,已經堅持了三年多了,大約累積有50多萬字。
“那您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呢?”
“12點睡覺,5點起床,開始寫作,寫到七點多……”
我心里想,比我還勤奮啊,要不人家怎么會成為全國知名文化建設的專家呢!看來,自己還是功夫不到啊……
看著彭老師發(fā)給我的文章,讓我對第二天的講座充滿了期待。
第二天,講座如期舉行了。彭老師講座的題目是《中小學教師如何做教育科研》,他用生動的案例、風趣詼諧的語言對中小學教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做了深入有效的指導。講座內容既有高度,又接地氣,操作性強,得到了我區(qū)骨干教師們的高度贊揚。整個講座分為三個部分。
彭老師針對大多數中小學教師不認同教師這一角色的現狀出發(fā),提出要對教師這一職業(yè)進行思考,指出教師要認同自己的職業(yè)角色,達到自我文化管理的四個層次,包括角色認同、明確目標、制定契約、形成習慣,努力做一名幸福的、有思想的、有生命尊嚴的教師。并總結了構成教師幸福感的七個維度、如何才能成為有思想教師的五個做法,及實現最高生命尊嚴的六個努力,從為人為師的角度詮釋了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內涵和外延,為從師從教者指明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如何成長為這樣的教師,彭老師指出做課題研究和做教學研究是教師成長必備的兩個車輪。
第二部分的內容為怎樣設計研究課題。彭老師說,要做教育科研,首先要樹立三種意識,即問題意識、學理意識、方法意識;針對這三種意識,培養(yǎng)三種習慣,即思考的習慣、讀書的習慣、研究的習慣。其次,介紹了課題研究的八要素和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然后針對中小學教師在科研中遇到的難題,從四個專題對如何設計研究課題深入淺出的進行了講解。
整個第二部分易于操作,簡便實用,最后彭老師還總結了優(yōu)秀課題設計方案的8個標準,便于教師進行比較和對照。
這一部分也是教師的弱項。很多教師有好的經驗,但在將經驗提升為理論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彭老師說,要想寫好教育研究論文,首先要了解它的含義、作用。教育研究論文是一種應用于教育研究的學術文體,具有一個中心兩種功用。所謂一個中心,就是論文要直接服務于教育教學,而兩個功用則是指一要促進教育教學研究,二要反映教育和教學成果。其次,要了解教育研究論文的特點,諸如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理論性、論述性、針對性、可讀性等等,正是這些特點決定了教育研究論文其寫作方向最好與自己的工作結合起來,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做到教學與科研兩不誤。然后,在寫作中明確研究的問題,圍繞著問題搜集相關資料、寫作提綱的設計,再進行有邏輯層次的表達,最后,對論文進行修改。我在寫文章時深有體會,如果沒有廣泛查閱資料,真正研究過,是不可能寫出高質量的研究論文的。很多教師習慣閉門造車,這樣造出來的車估計也不會走多遠,也不可能有什么實際的價值。
整個講座歷時三個多小時,教師們用經久不息的掌聲向彭老師表達自己的敬意。
彭老師在講座開篇時,給大家講了一個哲理故事——“從內心的光明開始述說”。他說:
“月明則天明,天明則地明,天明地明則心明。心明,你周圍的世界就會敞亮。
用陽光的心態(tài),照亮你的生活;
用陽光的心態(tài),照亮你的工作;
用陽光的心態(tài),照亮你的未來。
做一個具有三處的人:
看人長處;
幫人難處;
記人好處?!?/SPAN>
最后,他又用自己的思考作結。他說:優(yōu)秀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他把這樣一段話送給大家。他說:
敘利亞著名詩人阿多尼斯說,太陽只能照亮愿意被照亮的事物。
一個人能否得到陽光,就看你愿不愿意走到門外;一個人能否得到燈塔指引,就看你愿不愿意向前航行;一個人是否愿意成長,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堅持讀書、思考、寫作、實踐。能不能把這美好的事作為享受。
太陽始終在,燈塔始終在,書籍始終在,人的心態(tài)和行為決定權在自己手里。作為太陽,它是可以普照萬物;作為燈塔,它可以為你導航;作為領導,希望每個人都能成長。問題是你愿不愿意成長?
每個人要做一盞燈,照亮自己,要照亮別人。雖然我們不能決定太陽什么時候升起,但我們能決定自己幾點鐘起床,也許現在還是一只蝸牛,但我們要永遠向前爬行!
這起始、作結的兩段話猶如陽光一般照進了我的心里。是??!當你自己就是一枚小太陽,在天空中灼灼發(fā)光時,又何懼那些陰暗呢!
因為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光明,哪里就是溫暖。
相聚的時候,總是很短。又到了要說再見的時候。望著彭老師離去的背影,我們也送上自己深摯的祝福:
愿彭老師在教育這個大舞臺上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在教科研的征途中越走越遠。同時,也希望這次講座激勵骨干教師們在教科研這條路上走得更加自覺、更加堅定,更加有科研的品位……
? 連中國:教育的魅力源自教師靈魂的亮度2018-06-25 01:26
? 真正好的教育,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2018-06-13 02:36
? 真正好的教育,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2018-06-13 02:04
? 李希貴:新時代普通高中發(fā)展呼吁課程體系、育人模式、內部治理的全方位變革 | 特別關注2018-06-11 08:39
? 李希貴:新時代普通高中發(fā)展呼吁課程體系、育人模式、內部治理的全方位變革 | 特別關注2018-06-11 07:58
? 李希貴:新時代普通高中發(fā)展呼吁課程體系、育人模式、內部治理的全方位變革 | 特別關注2018-06-11 07:58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