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授說:“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一定是豐盈、立體、博大的教育,是對應試教育的一種反駁,對本真教育的回歸。
學校給予學生的教育應當是一方池塘,而絕不能是一個魚缸,因為只有池塘才能讓魚兒快樂地嬉戲,只有豐盈的教育才能讓學生幸福地成長。一個漂亮的魚缸里,有十幾條產(chǎn)自熱帶的雜交魚長約三寸,兩年過去了,它們的個頭似乎沒什么變化。
有一天,魚缸不小心被打破,魚兒被放進院子的水池中。
兩個月后,那些魚竟然都由三寸來長瘋長到了一尺!后來人們把由于給孩子更大的空間而帶來孩子更快發(fā)展的現(xiàn)象稱為“魚缸法則”。
魚缸給予魚兒的空間只不過一尺來寬,兩尺來長,在這樣的發(fā)展空間里,魚兒縱然使出全身的解數(shù),也注定只能在限定的范圍之內(nèi)活動,他們能夠活動的水域只不過巴掌般大,他們吸收的養(yǎng)料與水分也只能限定在魚缸之內(nèi)。雖然有馳騁千里的愿望,卻被人為的玻璃屏所阻礙,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除了碰壁之外,魚兒只能選擇順從,在狹小的空間里委曲地活動。
在有的家長和老師眼里,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而自己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提高成績,除了成績、分數(shù)之外,再無其他。如此觀念趨使之下,課堂中除了僵死的知識傳授、生硬的記憶和無止境的練習,只剩下學生的抱怨與痛苦。這樣的教育顯然是狹小的,因為教師的觀念陳舊以及認識的偏頗,造成學生學習空間與活動的狹小,設置了學生發(fā)展與成長的障礙。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不能僅僅有學習、有考試,還要有促進學生充足成長的興奮點,要有鍛煉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牽引點,有讓學生留戀與喜愛的吸引點。給孩子自由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在民主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使他學會寬容和謙讓、理解和融洽,并使其求知欲得到滿足,人格得到健康發(fā)展。
? 人大附中校長翟小寧:未來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2017-03-31 09:52
? 朱永新:教育應為人生幸福奠基2017-03-13 15:26
? 我的教育信仰:責任與擔當2017-03-06 10:56
? 教育的背景2017-02-27 10:46
? 有多少教案是無用的2017-02-20 11:11
? 王錚校長解讀北大附中教改2016-12-05 09:34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